怎么教孩子学会独处
怎么教孩子学会独处,在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的独生孩子,家长对于孩子会过分溺爱,家长们要了解孩子学会独处也是一种修行,能够给孩子带来许多好处,下面分享怎么教孩子学会独处
怎么教孩子学会独处1
给孩子分配任务
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有事做。如果妈妈需要处理一些紧急的事,不想被孩子打扰,可以让孩子帮忙做点事。譬如你想打个电话,给孩子一个秒表,让他帮你计时。要做晚饭了,让他帮你剥豌豆,或者摆碗筷。
既能让孩子有事可忙,没空打扰你,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好机会呢。
给孩子独自玩耍的机会
我们给孩子提供场地、玩具等一切条件后,玩,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什么也不用做,静静在旁边陪伴就行了。当孩子们专心做一件事情时,会异常安静和快乐。妈妈们要努力控制自己主动去帮助孩子的冲动,更不要试图“教”你的孩子玩。
给孩子留点专属空间
孩子过度求关注,其实是因为内心缺少安全感。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专属于宝贝的“特别时光”,每天拿出一块固定的时间,放下手机和工作,专心陪伴孩子。
如果宝贝在平时就能收获满满的关爱,就不会像只黏人的小考拉,守着你不肯放手啦。全神贯注20分钟,远比心不在焉一小时要有价值得多!
大声说出你的爱
小孩子都是很脆弱敏感的,有时候你的一个眼神都能让她知道你的情绪。他们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妈妈心中有多重要,看到妈妈抱着邻居家妹妹笑得那么开心,又直夸人家可爱,他还以为妈妈爱妹妹胜过爱自己呢。
于是他不断地叫妈妈、拉妈妈衣服、催妈妈快走……使尽各路招数,只希望赶快把妈妈从别人那里“抢”回来。所以呀,经常抱抱孩子,告诉孩子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永远爱他。
不要随便斥责孩子
有时候得不到妈妈的关注,孩子的招数会升级到抱怨、尖叫、哭闹。但无论熊孩子把你折腾得多烦多累,都请保持冷静,做三次深呼吸。实在淡定不了,那就离开娃五分钟,让彼此都能平静下来。
如果实在有火憋不住,就赶紧把娃交给家人,自己躲开冷静一下。这样,才避免了很多次可能的正面冲突。
不要过度关注孩子
对于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妈妈们要学会视而不见。孩子会慢慢懂得,抱怨、哭闹并不能帮他得到他想要的。事后摸摸孩子的头,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宝贝,就像你在专心玩游戏时不喜欢被打扰一样,妈妈也会有这样的时刻。”
怎么教孩子学会独处2
1、留给孩子独处的空间
想教会孩子独处,就必须要留出一定的独处空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独立的居室,若条件不具备,也可以暂时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或者是一段时间内保持独立,让孩子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可以写作业,也可以干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在独处时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
2、引导孩子培养兴趣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兴趣的陪伴,而培养兴趣多数是在孩子独处的状况下产生的。因此,家长不宜让孩子的业余时间被过多的“补习班”所占据,也要注意让孩子在独处的时间内,不至于太多无聊而产生心理问题。家长是要注意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将来生活会更加有情趣。
3、不强迫孩子参与不想去的社交
随着孩子性格的逐渐养成,许多孩子对某些社交活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好恶性,有些孩子不愿意接触生人,有些活动孩子也不想参与某些活动,此时,家长不妨适度尊重一下孩子的心愿,了解其是不是处于社交敏感期,同时不要强迫孩子按照大人们的意愿去参加孩子不愿意去参加的社交活动,家长可以大胆地欣赏一下孩子的独处行为,待孩子度过社交敏感期之后,就会在社交和独处两方面做好平衡的。
孩子不善于“独处”的原因有哪些?
1、性格成长具有差异性
孩子性格养成的环境是复杂的,有些是因为有遗传因素,有些是因为在成长时某些事件对其心理有了干预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差异性。许多孩子就是喜欢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才会觉得心中较为踏实,若是一个人独处,倒是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2、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若是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变得离不开家长,尤其是妈妈的陪伴,社会上不是有一种“妈宝男”吗?若是孩子单独处于某个空间中,会有心理压力,其内心更多地愿意有种被陪伴的感觉。
3、家长认为孩子独处会更胆小
某些家长对于孩子独处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他们会从内心认为,让孩子独处可能会致使孩子不敢外出见生人、不敢闯荡,可能会越来越胆小,不适合将来社会的发展。另外,他们也愿意多花时间陪孩子,以至于影响了孩子们的独处能力。